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的通知》,针对一些地方农村公共厕所布局不合理、管护不到位、保障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规范性举措,具体如下。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1.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对于方便农民生活、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是体现乡村文明程度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方面。
2.各地要把加强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作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
3.把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的原则要求贯穿始终。
4.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确保建得成、用得上、长受益,真正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
二、因需建设科学布局
1.建设农村公共厕所要根据区位条件、村庄大小、人口规模、民风民俗、人员流动等科学论证必要性和可行性,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2.加强规划引导,充分考虑服务半径合理选址,充分结合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公共厕所资源,既方便农民使用,又易于建设管护。
3.突出建设重点,加快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基层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沿线以及中心村等人口较集中区域公共厕所建设。
4.“”、拟搬迁撤并类村庄等确需建设的,可通过建设简易或可移动公共厕所暂时解决农民群众使用卫生厕所问题。
5.公共厕所外观和色调应与周边环境、村庄风貌相协调,规范设置统一醒目的公共厕所指引标识,鼓励用信息化手段增加厕所共享率。
三、强化技术支撑保障
1.要因地制宜选择厕所技术模式,鼓励采用生态环保、低成本、易维护的成熟技术,以及节水、节能、防冻、除臭等新技术、新材料。
2.各地要结合实际统筹推进农村厕所建设与生活污水处理,有条件的地方将厕所粪污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暂不具备条件的要强化粪污管理,倡导粪污就地就近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避免粪污直排。
3.公共厕所应满足卫生、安全、私密性的基本要求,配置必要的照明采光、通风除臭、防蝇防蚊、清洁消毒等设施设备。鼓励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
4.定期对公共厕所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常年全天开放和正常使用。
四、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1.要明确农村公共厕所管护标准,确保专人管、有经费、定时清、无异味,乡村景区公共厕所要符合景区管理标准。
2.加快构建市县责任主体、镇村管护主体、农民受益主体的“三位一体”农村公共厕所管护责任体系。
3.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和党员模范先锋作用,进一步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推广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动员村民自觉参与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
4.地方各级政府要多方筹措建设与管理资金。鼓励实力较强的村级组织自主投入,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参与农村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
五、倡导文明如厕风尚
1.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宣传各地农村公共厕所建设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爱护厕所设备和环境卫生。
2.通过进村入户宣讲、张贴宣传画、设置提醒牌等多种形式,加大公共厕所文明科普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逐步养成良好如厕习惯,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厕所文化。
3.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最美农村公厕”“星级农村公厕”等评选活动,提高社会关注度和参与度,营造文明如厕的良好氛围。